2023年度湖北医药学院书记、校长推荐国学经典阅读篇目 |
2023-10-18 16:46:38 (点击: ) |
1.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作者:习近平 2023年6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中国历史研究院。6月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历史研究院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2.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作者:习近平 2014年9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出席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3.《抱朴子》(外篇:崇教) 朝代:魏晋 作者:葛洪(公元284~364年),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东晋著名医药学家.汉族,晋丹阳郡(今江苏句容)人。三国方士葛玄之侄孙,世称小仙翁。他曾受封为关内侯,后隐居罗浮山炼丹。葛洪是中国东晋时期有名的医生,是预防医学的介导者。 【原文】 抱朴子曰:澄视於秋毫者,不见天文之焕炳。肆心於细务者,不觉儒道之弘远。玩鲍者忘茞蕙,迷大者不能反。 夫受绳墨者无枉刳之木, 染道训者无邪僻之人。 饰治之术,莫良乎学。学之广在於不倦,不倦在於固志。志苟不固,则贫贱者汲汲於营生,富贵者沈伦於逸乐。是以遐览渊博者,旷代而时有;面墙之徒,比肩而接武也。 【译文】 抱朴子说:“只注意看清秋毫的人,就看不到天上日、月的明亮;只关心细微小事的人,就不懂得儒家学说的博大精深。习惯于咸鱼腥臭的人就忘记了茝蕙的芳香,愚昧严重的人就不知道迷途知返。划过墨线的木材就不会被锯割歪斜,接受学问教诲的人就不会变得邪恶乖戾。培养造就人才,最好的方法就是学习。知识要想渊博就在于孜孜不倦地学习,要想做到孜孜不倦则在于要有坚定的志向。志向如果不坚定那么贫贱的人就会整天急于赚钱谋生,富贵的人就会整天沉溺在安乐之中。因此能够博览群书学识渊博的人,多少代才偶尔出现一位;而不学无术的人,却摩肩接踵比比皆是。 4. 《孝经》(第一章 开宗明义) 朝代:春秋 作者:孔子,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原文】 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 【译文】 孔子在家里闲坐,他的学生曾参在旁侍坐。孔子说:“古代的圣王有至高之德、切要之道,用以顺天下人心,使人民和睦相处,上上下下都没有怨恨。你知道先王的至德要道是什么吗?”曾子离席而起,恭敬地回答说:“学生曾参愚昧,怎么会知道呢?”孔子说:“孝,是德行的根本,一切教化都从这里生发开来。你坐下,我现在就跟你讲!人的身体以至每一根毛发和每一块皮肤,都是父母给予的,应当谨慎爱护,不敢稍有毁伤,这是实行孝道的开始;以德立身,实行大道,使美好的名声传扬于后世,以光耀父母,则是实行孝道的最终目标。所以实行孝道,开始于侍奉双亲,进而在侍奉君主的过程中得到发扬光大,最终的目的就是成就自己的德业。《诗经·大雅》说:‘常常怀念祖先的恩泽,念念不忘继承和发扬他们的德行。’ ” 5.《六韬三略》(卷一 文涛) 朝代:先秦 作者:唐书文 【原文】 太公曰:“见善而怠,时至而疑,知非而处,此三者,道之所止也。柔而静,恭而敬,强而弱,忍而刚,此四者,道之所起也。故义胜欲则昌,欲胜义则亡;敬胜怠则吉,怠胜敬则灭。” 【译文】 姜太公回答说:“见到善事却懈怠不做,时机到来又犹豫不决,知道错误却不以为意,这三种情况是先圣治国之道所应废止的。谦和而清静地修身,恭顺而谨慎地处事,强大而能够自居弱小,隐忍而实则刚强,这四点是先圣治国之道所应推行的。所以,正义胜过私欲,国家就能昌盛;私欲胜过正义,国家就会衰败;谨慎多过懈怠,国家就能祥和;懈怠多过谨慎,国家就会灭亡。” 6.《稼说送张琥》 朝代:北宋 作者: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人。北宋诗人、词人,宋代文学家,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之一,“唐宋八大家”之一。 【原文】 古之人,其才非有以大过今之人也。平居所以自养而不敢轻用,以待其成者,闵闵焉,如婴儿之望之长也。弱者养之,以至于刚;虚者养之,以至于充。三十而后仕,五十而后爵。信于久屈之中,而用于至足之后;流于既溢之余,而发于持满之末。此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而今之君子所以不及也。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吾告子止于此矣。 【译文】 古时候的人,他们的才能并不远远超过今天的人。日常努力于自我修养而不轻易地等成果自己到来,小心翼翼就像期望婴儿健康成长样。气弱的人通过修养以达到刚强,空虚的人通过修养以达到充实。年近三十而后出来做官,年过五十而后才得到爵位。在长期的压抑中得到伸展,在极为充实之后才去运用;已经满得超出来才外流,把弓拉满之后才放箭。这便是古人之所以远远超过今天的人,而今天的君子所以不及古人的缘故。广泛地阅览而简要地吸取,丰富地积累而精当地表达。我能告诉你的,就只有这些了。 7.《进学解》 朝代:唐朝 作者: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汉族,河南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自称郡望为昌黎韩氏,为韩姓三大郡望之一,昌黎郡在今天辽宁义县。 【原文】 国子先生晨入太学,招诸生立馆下,诲之曰:“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拔去凶邪,登崇畯良。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爬罗剔抉,刮垢磨光。盖有幸而获选,孰云多而不扬?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 【译文】 国子先生早上走进太学,召集学生们站立在学舍下面,教导他们说:“学业由于勤奋而专精,由于玩乐而荒废;德行由于独立思考而有所成就,由于因循随俗而败坏。当今圣君与贤臣相遇合,各种法律全部实施。除去凶恶奸邪之人,提拔优秀人才。具备点优点的人全部被录取,拥有一种才艺的人没有不被任用的。选拔优秀人才,培养造就人才。只有才行不高的侥幸被选拔,绝无才行优秀者不蒙提举。诸位学生只要担心学业不能精进,不要担心主管部门官吏不够英明;只要担心德行不能有所成就,不要担心主管部官吏不公正。 8.《墨子》(修身篇) 朝代:东周 作者:墨子(公元前476或480年—公元前390或420年),名翟,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国人,一说鲁阳人,一说滕国人。宋国贵族目夷的后裔,曾担任宋国大夫。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墨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原文】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据财不能以分人者,不足与友;守道不笃,徧物不博、辩是非不察者,不足与游。本不固者末必几,雄而不修者其后必惰,原浊者流不清,行不信者名必耗。名不徒生,而誉不自长,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反之身者也。 【译文】 意志不坚强的人他的思想不会明达;说话不讲信用的,行动一定不会有善果。拥有财富而不肯分给人的,也不值得和他相交;遵守道义不专一,辨别事物不能从大处着眼,辨别是非不清楚的人,也不值得和他来往。根基不牢固的必然会出现危机,有勇气而不注重修养的人,他以后一定堕落,源头浑浊的水流不会清澈,行为不诚实的人,名声必定会受损伤。名声不会凭空而来,荣誉不会自己增长。功成名就,名誉不可虚假,是由于自我反省、从自身修养中取得的。 9.《楚辞》(《九章 橘颂》) 朝代:战国 作者:屈原(约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芈姓(一作嬭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 【原文】 嗟尔幼志,有以异兮。 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 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 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 闭心自慎,不终失过兮。 秉德无私,参天地兮。 愿岁并谢,与长友兮。 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 年岁虽少,可师长兮。 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译文】 惊叹你自幼的志气,就与众人殊异。你卓然独立从不变易,怎能不令人欢喜。根深坚固难以迁移,心胸坦荡无所欲求。清醒地独立于世,志节充盈,决不随波逐流。断绝私欲谨慎自守,始终不会犯错误。坚守美德,公正无私,为人高尚可配天地。愿与日月共生死,与你长结友谊不离不弃。心灵美好而不淫乱,枝干坚强正直而又有纹理。虽然年纪轻轻,却可做人们的老师。高洁的德行可与伯夷相比,把你作为榜样供人学习。 10.《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四季养生法) 朝代:先秦 作者:不详 介绍:《黄帝内经》是中国现存最早、影响最大的一部医学典籍,《黄帝内经》的成编,标志着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为数年来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原文】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译文】 秋时三个月,可以称做是盛受均平的时节。天气清凉风声劲急,地气萧索众物肃明。此时宜早睡早起,天亮即与鸡同醒,使志意静安宁定,以缓秋气的刑罚,收敛欲浮的神气,使人与秋气平和,不要外用其志意,使肺气保持清肃。这便是人与秋气相应,从而调养收气的方法。违反这一法则就会损伤肺气,冬时可能发生飧泄病,适应藏气的能力就会减少。 |